首页 - 精神文明建设- 内容详情

2022-05-01 11:45:12

两代地质人 浓浓地质情(一)
地质人用行动担当践行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全国劳动模范座谈时指出“人民创造历史,劳动开创未来。”从古自今,正是广大劳动人民手不停歇、脚不停步,真抓实干、无私奉献,才成就了中国的大好局面。而其中,肩负重大使命、践行“三光荣”、”四特别”精神的地质人,同千百万普通劳动者一样,用坚强、智慧和勤勉,创造着属于中华民族、属于全人类的辉煌成就。

多坚守一天是责任,先他人一步是担当。“地质之父”李四光用一生践行科学报国,为中国甩掉“贫油”帽子,创立中国地质力学理论,对中国“两弹”的研发作出了重大贡献;袁复礼在85岁高龄时,还孜孜不倦地指导培养研究生,为祖国培养了几代优秀的地质学家,堪称“桃李满天下”;还有坚持“登山必到顶峰,移动必须步行”、“近路不走走远路,平路不走走山路”等实地探勘原则的丁文江,他们用自己的人生对伟大的中国精神做了最美诠释。而在四川省地质矿产(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地矿集团),有这样一批平凡的地质人用40年青春书写了爱国情怀,用行动担当践行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李琪:“我再坚持一会儿”

李琪现任地矿集团党委委员、董事、总经济师,中国稀土行业经济专家。

20198191034289289

有一段往事,让李琪印象最为深刻。

那是在2001年的8月中旬,中国稀土市场一片萧条,稀土分离产品中明星产品氧化钕,从年初的13万元/吨,持续下降到4.5万元/吨。当时的四川金江稀土金属有限公司作为四川第一家稀土金属冶炼初创企业,面对稀土市场的大幅下滑,资金与客户资源颇为捉襟见肘,只有不断的向省外稀土分离企业求购原料,向省外磁材企业推销产品,才能缓解巨大的经营压力。时任四川金江稀土金属有限公司总经理的李琪与营销部负责人王晓晖便担起重任,他们先后到浙江、江苏、内蒙古等地向多家产品用户推销金属产品,向稀土分离企业求购原材料。

同年8月18日,李琪与王晓晖从江苏阜宁赶到北京,准备第二天前往内蒙古包头市。当天下午8点多钟到达北京,天已渐黑,正淅淅沥沥的下着小雨,雨中的北京开始透着凉意,路上的行人不多,斑驳的路灯下,地面上的水坑面被雨水溅起点点涟漪,一派萧杀的感觉,好像是应景这一片惨淡的稀土市场。他们赶到民航售票处,准备购买19日从北京到包头的机票(那时还没有手机APP订票系统),但一看机票每人要600多元,加上在北京住一晚,共计要花1600余元。于是,他俩决定乘坐21:20从北京出发到兰州的火车,同样也能在中午到达包头,而车费仅需每人100元左右,虽然在火车上过夜会受点罪,但是可以节约1300多元,他们是很乐意的。

火车从北京站正点出发,伴着漫漫黑夜和单调枯燥的哐当声,已经奔波了五天的他们,极度疲惫,很快就昏昏欲睡。突然,一阵剧烈的背部疼痛把李琪从座位上疼得跳了起来,豆大的汗珠顺着脸颊流了下来,坐在旁边的王晓晖被这一情景吓到了,连忙问“怎么了?是否需要找医生或紧急下车。”李琪缓了口气说“我的肾结石急性发作了,是肾绞痛。”由于这已不是他第一次经历肾绞痛,有一定经验。他说“暂时不用,吃一点随身的止痛药,我再坚持一会儿,熬到天亮再说。”此刻,听见列车乘务员在呼叫“大同站要到了,请到大同的乘客准备下车。”列车缓缓停下,车窗外黑夜漫漫,秋雨沥沥,手表时针正好指向凌晨3:40。李琪在车厢内不断变换着身体的姿势,企图予以缓解疼痛,站着、躺着、趴着、跪着、跳着……王晓晖在一旁拿药端水,焦急地陪着他,一夜未眠。

终于,熬到了清晨7:30,火车缓缓进入了呼和浩特车站,他们立即下车,王晓晖一手拿着两人的背包,一手搀扶着李琪,打车来到呼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医生诊断后,给李琪打了一针,并让其吃了些药,同时吩咐不是很痛时作些活动,让结石归位就好了。大约二个小时后,李琪的肾绞痛逐渐得到了缓解。中午时分,他俩赶紧又坐上从呼市到包头的大巴车赶往包头,去继续完成尚未完成的推销产品、求购原料的任务。


袁蔺平:“地质人都有一份坚守”

袁蔺平是地矿集团的地质专家,大家都喜欢喊他“袁老师”。袁老师给人第一感觉就是低调,低调到同事们对他的了解都是冰山一角。在谈话中发现,袁老师还很风趣,就是这样一个低调而又风趣的人,却是著名的甲基卡新3号锂辉石矿发现者之一。

甲基卡,位于青藏高原东部,四川省甘孜州康定、雅江和道孚三县交界,海拔4300-4700米,它的不远处就是终年积雪的著名蜀山之王——贡嘎山。2012-2015年,第三代地质人付小芳、袁蔺平、郝雪峰、梁斌、潘蒙、唐屹、杨荣、秦宇龙、黄韬、肖瑞卿、张晨、冯云端和王伟等地质研究生、博士们在甲基卡深入开展地质调查研究和勘查。最终,在甲基卡中北部新发现了11条锂辉石伟晶岩矿脉,并通过钻探验证其中的新3号脉为特大型锂辉石矿脉。

甲基卡是袁老师第一个高原项目,他前往甲基卡时正值雪停,他的脸颊在就是在那时被晒伤,但是这并不影响他对找矿的执著。照片里皮肤黢黑的地质工作者们,那微微上扬的嘴角彰显着他们发现新3号矿的欣喜心情,“我们这个团队能成功找到新3号矿,我认为离不开前辈们的资料基础、合理的人员组织和有效的工作手段,当然最重要的是要有坚守精神”袁老师平静的说着,“甲基卡每年10月到11月开始下雪,一直下到来年的五月份左右,所以我们当时在野外实地勘探的时间,每年只有短短得不到5个月。每天天不亮就往山上走,天黑才赶回驻地,如此往返过了4年多,终于在大家共同努力下发现了新3号矿。”一说到找矿,袁老师就是神采飞扬。

微信图片_20220428164926

“地质人都有一份坚守”袁老师感慨出了地质人为地质事业奋斗的一腔激情。


蒲广平:“一定做好传、帮、带”

拥有35年党龄的蒲广平,是地矿集团返聘的稀土专家。退休前,蒲广平曾先后担任四川省地矿局109队、地质矿产公司(地矿集团前身)和地矿局科研所总工程师。1986年在铅锌矿普查过程中,以蒲广平为主发现了我国第二大世界知名稀土矿床——冕宁牦牛坪特大型稀土矿,其稀土专业技术能力在地质行业有口皆碑。

退休后的蒲广平原本是打算在家带孙子,安享晚年。但当公司领导找到他,请他继续发挥专长,为公司培养技术人才时,他义无反顾的回到公司,并说到“一定做好传、帮、带。”返聘回岗,蒲广平一如往常般严谨,工作起来比年轻人还拼,关键时刻,他总能凭借多年积攒的经验和技能“一针见血”解决问题。近期,他主要参与的稀土尾矿绿色综合利用研究项目圆满结题。

野外地质工作是一个实操性极强的工作,很多“新兵蛋子”往往无从下手,面对手足无措的技术人员,蒲广平充分发挥了一名地质老兵的表率作用,通过理论指导和野外教学等方式,帮助他们全面提升专业技术能力。每当看到一张张纸稚嫩的脸,听着他们抛出的一个个问题,蒲广平仿佛看到了曾经的自己,想起自己刚参加工作时,也是由老前辈们带着跑野外,传授知识经验技能,毫无保留。他同样也是“掏空”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全力帮助青年地质者们快速成长。

_A000295

这样一干,就是7年。如今,蒲广平依然坚守在岗位上,在他的带领下,地矿集团新一代地质人茁壮成长。


薪火相传地质情。地质人在地质事业上殚精竭虑,只为燃烧地质工作者永不言老的青春激情,只为弘扬新时代地质文化,只为让地质精神永不褪色。

图片:李琪、袁蔺平、郑小刚

文字:李琪、陈彤

  • 成都市青羊区鼓楼北二街24号

  • 028-66624989

  • DK_DZKCGS@163.com

Copyright 2010-2012 By 四川省地质矿产(集团)有限公司 蜀ICP备19000828号-1 网站设计:赛门仕博

关闭
总经理信箱 General Manager Mailbox
上传附件
关闭
廉政信箱 Honest government mailbox

网上举报须知

一、受理范围

1、受理对党组织、党员和监察对象违反党纪政纪行为的检举控告;

2、依法应由纪检监察机关受理的党组织、党员和监察对象不服党纪政纪处分和其他处理的申诉;

3、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意见建议。


二、注意事项

1、举报人对举报事实的真实性负责。对于借举报捏造事实、诬告陷害的,依照有关规定严肃处理;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2、根据“分级负责、归口办理”原则,请您按照被举报人属地和级别,选择相应的单位网站进行举报。

3、提倡实名举报(请填写真实姓名、身份证号、家庭住址或工作单位以及准确联系方式等内容)。

上传附件